日期:2015-12-5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王因权
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业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,笔者认为,必须从“旅游景点系列化、窗口服务民族化、民俗节日经常化”上下功夫。
恩施州境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、独特性、地域性、交融性、原生性等诸多特点。在这些旅游资源中,有的早已蜚声国内外,有的正在开发之中,有的还藏在深闺人未识。要將这些丰富资源按照历史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宗教文化、科考探险、休闲度假、民族生态等系列有序进行开发,每个系列都要打造出一至二个叫得响的世界级或国家级品牌。如反映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的景区(点)就有恩施土司城、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、鹤峰容美土司遗址、咸丰官坝苗寨、宣恩小茅坡营等。游客到这些景区(点)就能够了解土家族、苗族的历史、族源及族体的形成,历史沿革以及土家族、苗族的民族传统文化、经济社会发展等知识。在开发中,既要注重自然景观的开发,又要注重实体文化旅游资源(特色民居建筑、古村落)、社会氛围文化旅游资源(民族服饰、民族饮食、民族工艺)、精神文化旅游资源(民族宗教、民族歌舞)等的开发,从而做到齐头并进、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。
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,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。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的服饰文化、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,这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你是哪个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。恩施州民居建筑吊脚楼,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人文景观,以其匠心独具,而成为建筑艺术的瑰宝,以其因地制宜,巧借风水而成为人民智慧的结晶,以其注重伦理,调和礼乐而成为民族文化的表现。呈现出一种环抱自然、包容宇宙的空間观念,神韵天然。土家族的服饰文化突出特点就是穿着尚俭朴、喜宽松、重喜色。民族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恩施州的自然地理条件,经济文化类型及民族构成,折射出土家族、苗族等各民族人民的民族性格,透视出各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风格和韵味。所以,旅游窗口行业必须在民族化上做文章。
做到窗口服务民族化,就是要突出民族建筑文化、民族服饰文化和民族饮食文化,展示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。
民族民間文化植根于民俗节日的土壤之中,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,有着独特的情趣和广泛的群众基础。土家族、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,古代的梯玛神歌、茅古斯、傩堂戏、竹枝词,以及传承到今天的风俗文化和独有的摆手歌舞、跳丧歌舞、哭嫁歌、地方戏曲以及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情歌久盛不衰,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品,在国内外文化领域中享有一定的声誉。
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许多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,民族民間文化生存已处于濒危境地。民族民間文化应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子,以旅游作为平台,保护、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間文化。各大旅游景区(点)应將民俗节日文化通过一定形式展示给游客。比如,可以把“民間艺术大师”、“民間文艺演出队”、“原生态山民歌手”请到景区(点)为游客表演绝活,让他们在旅游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毕生所学,让游客在欣赏恩施州旅游精品的同时,又领略原生态民族民間文化的無限魅力。还可以在景区(点)设置民族体验项目,让游客“咂酒”、喝“油茶汤”、穿戴绚丽精美的“西兰卡普”服饰、住吊脚楼、跳“摆手舞”、唱“山民歌”,让他们深刻了解恩施州的民族风情。在注重民俗节日经常化的同时,要將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展示给世人,切忌把低俗的文化掺杂其中,造成不良的影响。